一辈子一件事 一代人一片沙——“治沙英雄”石述柱引领的武威防沙治沙事业

  • 中国绿色时报
  • 2023/07/14

【字体

石述柱和老伴 徐凡摄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是“治沙英雄”石述柱入党时立下的誓言。他用一个甲子的付出,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他扎实做好了“一件事”——带领全村老少起早贪黑,推着独轮车,走进沙窝,与风沙作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家园守住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摸索出的黏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相结合的“宋和样板”,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

凭这“一件事”,他成了“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荣获首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石述柱和老伴儿居住在民勤县养护院老年公寓。曾经意气风发的西北汉子,已是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沟壑,在他鬓边染满薄霜。

“我们的苦,没有白受。”当他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时,情不自禁地感慨,“防沙治沙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年轻人能用更先进、科学的办法,继续把沙压住、把树栽好,守住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曾经,在石述柱的引领下,人们为了守住家园,埋头治沙。现在,在石述柱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仰视榜样,投入防沙治沙事业。

武威自2013年批准设立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6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06%提高到19.01%。

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奉献。在西北无边的沙窝窝里,几代治沙人矢志不渝地拼搏,让治沙精神犹如迎风生长的梭梭,根扎得越来越深,枝叶越来越繁茂。

姜莉玲察看红柳苗长势

“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漠治得绿绿的”

1999年,当石述柱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时,宋和村治沙的故事已在腾格里沙漠传遍,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开始治沙。

2023年6月25日凌晨4点,腾格里沙漠静谧又寒冷,唯一的光亮就是星星。

在宋和村往南百公里外,武威市凉州区王家治沙点,金玉秀已经起床。她拢了拢头发,披上外套,走到院子里,为新一天的忙活做好准备。

她的爱人王银吉,皮肤黑得像包公。他是长城乡红水村人,也是王家治沙点的负责人。红水村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是凉州区主要的风沙口之一。

“那时候,住在土窝子,风沙一来,庄稼毁了,生活也垮了,日子难挨。”金玉秀说。

1999年,饱受风沙之苦的王银吉决定压沙种树,想法提出,得到了父亲的全力支持。

在沙漠里种树比养娃娃还难,前一天种好的树,晚上刮场风,树苗就被连根拔起。很快,第一批种下的几十亩树苗尽数夭折。就这样,栽了死、死了栽,乡亲们都笑话王银吉,“人是不能和老天爷斗的”。

王银吉不服输。他听人说,种树得先固沙,不同的树苗要栽植在沙丘的不同位置。于是,父子俩裹上棉袄,迎着呼啸的风沙,背着干粮,观察沙丘走向。第二年,树苗成活率高达70%。

为了治沙,他索性带着全家人搬进沙漠,在地下挖了个两米深的土洞,用树枝和麦草当屋顶。这样的地窝,一家人一住就是7年。“有一次风沙大,屋顶都被压塌了,还把我小儿子压在了下面。”王银吉回忆。

风沙变幻莫测,恰如人生。

2005年春,小儿子出现腿脚不稳的症状,但全家人正忙着栽树,谁也没在意。一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孩子罹患脑干胶质瘤,已到晚期。

至今,爷爷王天昌仍清楚地记得,小孙子病到神志不清时,仍在对他们说:“爷爷、爹爹,你们一定要把这片沙漠治得绿绿的。”

14岁的孩子终究没能撑过那年的端午,走后,就埋在了治沙点上。“现在,我看到每一棵树苗都像他站在我面前。”孩子的愿望,让王银吉治沙的决心更加坚定,“我绝不让绿洲再变回沙漠”。

随着王银吉种下的树越来越多,风沙也越来越小,庄稼越种越好。

1999年至今,王银吉一家共投入200多万元义务压沙植树。24年里,并肩作战的父亲王天昌因恶性肿瘤切除了全胃,如今只能吃流食;母亲李兰英操持家务,保障三餐;老伴儿金玉秀每天陪着丈夫,风吹日晒抗风斗沙;大儿子在新疆当兵,每年省吃俭用给家里提供3万元资金资助……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一家三代治沙,感动了身边的许多人,主动参与压沙造林的队伍越来越长。

24年间,王银吉义务治沙造林9000多亩,栽种乔灌木700余万株。

“沙退了,家绿了,更要一直干,也是给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回报。”王银吉说。

“我已年过八旬,天生乐观人。压沙二十年,沙窝当家院。老伴往来背上水,每天一顿饭,黄沙擦碗节约水,人人都这样……”离开王家时,耳畔一直回荡着王天昌老人的三弦琴音。

王银吉一家人

“这么尽责的姑娘,我信她”

“石述柱,我们都称他‘石爷’,他治沙的事迹,是我们这代人的榜样。”

19岁,刚参加工作的姜莉玲,就在一次防沙治沙的会议上见到了石爷。“当时,他提起治沙滔滔不绝,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对我们年轻人治沙充满期待。”

1979年,姜莉玲出生在民勤县东坝镇连丰村。儿时,家乡植被丰茂、景色优美,是她和伙伴们嬉戏的乐园。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开垦拓荒,生态逐年恶化,沙尘暴频繁光顾。

她曾问父亲:“咱们能搬家吗?”“还能搬到哪里去,这里就是家啊。”父亲无奈的表情,深深地印在姜莉玲脑海里。

“我不想家乡永远是黄沙漫天,我要让它变回儿时的绿色。”姜莉玲坚定地报考了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民勤县东坝林业区站工作,义无反顾地加入林业大军。

2003年,姜莉玲光荣入党。她深感责任更重,事事都要走在前、做表率,每年压沙造林时节,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她的身影。每年至少两次,她要和同事们吃住在沙窝,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遇上风沙天,只能吃凉水泡干馍馍。晚上,最怕的就是沙窝里的老鼠,吓得没法睡觉。”她对此记忆犹新。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批复实施,姜莉玲开始负责退耕还林工作。工作内容变了,从单打独斗治沙,变为带着其他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减少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沙化。

姜莉玲发现,地处沙漠最前沿的西渠镇,部分退出的耕地未被列入退耕还林范围,要治理缺乏资金,不治理后患严重。她深入调研,积极争取,最终让2800多亩沙化耕地得到治理,群众获得政策补助资金344.4万元。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姜莉玲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民勤实际,实现压沙造林与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

“一次巧合,我看到内蒙古梭梭嫁接肉苁蓉发展林下经济的报道。内蒙古与民勤自然环境相似,或许这是个好机会。”姜莉玲一边学习种植知识,一边发动群众种肉苁蓉。一开始,很多人不买账,她找到了西渠镇制产村村支书何德荣。

说干就干,他们在村里开始试种,并于2012年成立民勤县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姜莉玲这么负责,我信她。现在,一年肉苁蓉采挖170多吨,收入200多万元,过去谁能想到还能在沙漠里挣钱!”何德荣从村支书变成了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全村人民治沙致富。

姜莉玲还参与建成了4600亩的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鼓励困难家庭妇女学习肉苁蓉种植技术,带动种植肉苁蓉6万亩,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能够让更多人因治沙而改变生活,让我收获了切切实实的成就感。”如今,姜莉玲已成为民勤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

“民勤环境特殊,如果稍有松懈,风沙就会重来。”望着无边的沙漠,姜莉玲陷入了沉思,“石爷那辈人,豁出了一辈子,蹚开了路,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巩固上一代治沙人的成果,更要拓展新的治沙方法,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

马俊河展示获得的奖状与奖章 徐凡摄

“有那么多人,用希望灌溉着它,梭梭是幸福的”

中国绿化基金会“百万森林计划”项目、杭州林、上海林、腾讯林,吃瓜群众林……在前往民勤县昌宁镇四方墩生态林基地的砂石路两边,许多梭梭林前树立着由不同企业、组织及个人捐助的纪念告示牌,让人目不暇接。

在四方墩的沙丘上,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正在给梭梭浇水,“这是成活两年的梭梭,也是最后一次人工浇水。之后,它们就要靠自然降雨量生存下去。”

采访当天,马俊河刚刚收到新近获得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奖状与奖章。

“80后”的马俊河出生在紧挨着腾格里沙漠的夹河乡国栋村,小时候,长辈最常念叨的是:好好念书,走出去、别回来。

2004年,一篇报道说17年后民勤将会消失,让在昆明工作的马俊河呆住了,“17年后,我刚40岁,就要无家可归吗?”

带着疑问,他开始在网上查阅有关民勤的信息,并通过网络结识了众多关心民勤生态的朋友。大家决定要行动起来,阻止民勤消失。2006年6月,他们共同发起成立拯救民勤志愿者绿洲行动。

2007年春,马俊河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治沙协议,20多名志愿者从兰州驱车400公里奔赴民勤,一个早上,就种下了2万多株约80亩梭梭。

“第一次看到自己亲手挖的坑、栽的苗发芽时,那种成就感是我活了20多年感受最强烈的时候。”时至今日,马俊河仍能感受到那份喜悦。

种下的梭梭林需要养护,公益行动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筹集资金、招募志愿者。马俊河决定辞职,回民勤全职治沙,去守护自己的家园。

想要理想落地,就要直面现实。前两年,募集到的资金很少,一年下来,马俊河把自己的积蓄都垫了进去了,家人开始劝他。

是坚守还是放弃?2009年的秋天,是马俊河人生的寒冬。迷茫时,他常常一个人跑到沙漠,对着还不到膝盖高的梭梭发呆。

转机发生在2010年春天,“4·24”甘肃境内特大沙尘暴震惊了全社会,许多人开始通过捐款和实地种植等方式参与进来,2011年,120亩“杭州林”在民勤种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勤,仿佛已经能看见一片片绿色,不想退,要坚持下来。”马俊河说。

做志愿服务不能只靠热情,还要有专业的运作。马俊河与团队定下“10元一棵梭梭树”的标准,现今已成为行业的标杆,实现了利用互联网种树治沙的可持续。10元钱,刚好可以覆盖种植一棵梭梭所需要的幼苗、买水、运水及人工等全部成本。渐渐地,“拯救民勤——志愿者绿洲行动”成为中国公益治沙的典型模式。

2018年,马俊河见到了石述柱,同样的治沙情怀让两人一见如故。石爷拿着民勤县地图,向马俊河讲述当年的治沙情况和如今的绿化面积。马俊河则告诉石爷,通过网络,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了民勤,一起治沙。

在石述柱不断称赞年轻人治沙有想法的同时,马俊河也在思考,“石爷这些前辈只靠人力固守了一方水土,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不好?”

2020年,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应运而生,“青梭,代表了我们想以青年人为主开展防沙治沙的用意。”马俊河介绍,3年过去,现在青梭拥有注册志愿者2万余名。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治沙,马俊河在很多平台用短视频记录治沙的点点滴滴,疫情3年,也没间断更新,仅2022年,就在网友和爱心机构、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种了1万亩梭梭,“这是新时代,带给我们治沙新启发。”

“吃一箱蜜瓜种一棵梭梭、父母为新生宝宝种下的同岁林……”通过多种多样的捐赠模式和全社会的关注,截至目前,他们先后在民勤县建设了国栋、苏武山、沙岭子、桦柴墩、昌盛、四方墩6个志愿者生态林基地,种植梭梭等各类林木6.3万余亩。

青梭公益发展中心还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周边的困难村民,累计向农民发放植树劳务款690余万元,有效治理了12个村庄周边的流动沙丘,让7900多名村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受流沙侵袭。

杭州的一名小学生,在听完马俊河种梭梭的故事后,写下这样的诗句:遍野的黄沙,是梭梭的家,我好担心它那细小的身躯会被风暴折断。但是,有那么多像马叔叔一样坚强执着的人,用希望灌溉着它,直到它能够为人民阻挡流沙。我想,梭梭因此是幸福的。(徐凡 辛岳山 李成洛)



上一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公园建设扎实推进 下一篇:照亮美丽中国的“三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