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对面的山上俯瞰,巴塘县的全景很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因此,巴塘也被称为“鹏城”。依山而建的红色房子,随山势蜿蜒变化的河流,晴天时远眺便能望见的雪山,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宁静而美丽。
巴塘是古时茶马古道川藏线上的必经之地,经常有晋陕和四川重庆的客商路过,经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高城”理塘,再到海拔只有2800米左右的巴塘,一些经不住长年奔波劳苦的旅人,就在气候宜人的巴塘安家落户了。
民以食为天,巴塘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作为318国道的必经之路,要接纳无数南来北往的客人。岁月轮转中,这里的人们不断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又根据自己的口味,结合当地的气候,逐渐形成了属于巴塘的独特饮食习惯。
巴塘人对饮食可谓相当讲究,甚至可以用精致和奢华来形容。从大小不一、式样各异的器皿以及家家户户占一整面墙的大橱柜都放不下的盘子、碟子、碗,就可以看出巴塘人对饮食的热衷。
巴塘人基本上都是美食家,对于食材更是讲究,有人为追求口感,做饭的水都只取用高山上的泉水。做面食,不管是馒头、锅盔还是擀面,巴塘人个个是高手。巴塘的女孩十一二岁必须学会揉面擀面。姐姐在她的散文《白案上的舞蹈》中写到:“面食是陕西人最擅长的,而‘面食之根’又在山西,他们繁荣了巴塘的面食,什么猴子耳朵、八叉短面、金银卷等,都可以溯源至晋陕两地”。
巴塘人喜好面食,这和当地盛产小麦有关,由于巴塘日照充足,气候温润,磨出来的面粉筋道柔滑。据说,山西人喜欢做包子,普通的包子,一个人吃一个,饭量大一些的,可以吃下数个。而巴塘的“团结包子”,一个人肯定是吃不下的,或许三五个人也吃不了一个。
巴塘的“团结包子”在很早以前叫“蒸肉”。“蒸肉”做得特别大,一个蒸笼一个包子。一个包子可以供十几个人吃一顿。“团结包子”曾被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组报道过,一时间家喻户晓。“团结包子”的做法很简单,其实,就是山西的面食和四川的粉蒸肉以及粉蒸排骨的完美结合。这道美食的历史至少也有近百年了。我很感恩祖辈们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现成最简单的食材,就获得了一道质朴美味的食物,并一代代传承下来。让其成为巴塘人最引以为豪的食物,成为巴塘游子永远的乡愁。无论身在何处,每逢佳节,只要是巴塘人,必定会做上一道“蒸肉”,以解乡愁。
做“蒸肉”是将发酵好的面团,根据蒸笼大小擀成略厚的圆片,再将排骨、土豆片用玉米粉、盐、味精,切好的葱姜、蒜苗、芹菜,做成四川名菜——粉蒸肉,一齐倒入擀好的面片中,折叠成环形,用大火蒸半小时即可出锅。蒸熟后的“团结包子”大如面盆,排骨粉嫩、土豆软糯,包子皮洁白柔滑,大家围坐一起,把冒着腾腾热气、喷着浓浓香味的“团结包子”摆在桌子中央,随后,每人面前放上一个小盘子,盘子里盛上蘸水。除此之外,还要打一壶浓酽的酥油茶。曾经有一位援藏干部到我家吃“团结包子”,他惊叹到:“这哪里是包子,这分明就是民族团结融合最好的历史见证。”
十八军进藏时,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于是,尊称他们为“金珠玛米”。为了表达对“金珠玛米”的深情厚谊, 十八军进藏南路先遣支队到巴塘时,受到了当地群众和学生、僧人等各族各界人士的夹道欢迎,并做了“蒸肉”为将士们洗尘。听老辈们说,当年,家用的笼屉小,蒸出的“团结包子”数量有限,就到附近的寺院借来大笼屉,一屉就够一排人食用。军民共食“蒸肉”,畅叙友情,洋溢着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欢快气氛。为了纪念这次难忘的欢聚,大家把“蒸肉”改称为“团结包子”,谱写了一曲“藏汉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的美妙旋律。
在漫长的时光中,“团结包子”和各民族团结、勤劳、坚忍的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食者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巴塘的“团结包子”是军民鱼水情的见证,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