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发展·繁荣-——西藏各族人民携手编织美好生活

  • 本站编辑
  • 2015/09/01

【字体

发布时间: 2014-09-23 16:24:37

地处中尼边境的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与尼泊尔立宾村隔河毗邻。两村同为夏尔巴人村落,长久以来,两地村民往来频繁,广泛通婚。

现如今,这种双向流动的通婚逐渐“失衡”——得益于立新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地村民安居乐业,已鲜有人愿离开故土。立新和立宾村通婚“失衡”,是西藏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注脚。

相亲相爱 守望相助

雪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任务繁重。然而,各族人民却在这片高天厚土上,相亲相爱,守望相助。

相亲相爱,与是否相识无关。拉萨市当雄县龙仁乡卫生院医生仓决是当地有名的“善良阿佳”。曾有位四川籍农民工因高原反应严重而卧床数日,仓决得知此事,便来到民工宿舍查看病情。民工兄弟虽感念其好意,却因囊中羞涩而不肯治疗。仓决便自掏近千元的费用为其治疗,让他重新打起了精神。

相亲相爱,难用血缘亲疏定义。拉萨市城关区鲁固社区74岁的老人次仁措姆常年独居,却并不孤独,因为她有数不清的“汉族儿女”。老人生病了,汉族邻居们领着医生、拿着药品来看她;老人吃不好,汉族邻居便轮番做好吃的为她改善伙食。每每提起这些事,老人总感动得掉眼泪。

在高原,这样的故事就像遍满山野的格桑花,数也数不清。因为在这片高原,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2013年,拉萨市被国家民委列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开启发展永动机 鼓了群众腰包

9月的“西藏江南”林芝风光正好,南伊沟风景区泉水淙淙,绿意正浓,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才召村珞巴族汉子达布喜上眉梢,因为游客的到来,他家的农家客栈成了会生钱的“金屋”。

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旅游业。南伊沟所在的米林县提出“嵌入式”发展思路,将村镇整体发展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地群众普遍从中受益。

如今的南伊乡,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实现了“五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性巨变”。

普惠式发展带给西藏农牧民最广泛的实惠,也得到了群众衷心拥护。政策性补贴的收入让群众广泛增收。门巴族聚居的错那县勒布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群众收入微薄已成过去。如今,包括护林员补贴、边境补贴及草场补贴等在内,每户家庭每年仅补贴收入就有上万元。

繁荣之树开花结果

眼下的雪域高原,繁荣之花灿烂,繁荣之果累累。经济不断发展,连年跃升百亿元级台阶;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藏“未来的花朵”正接受造福他们一生的教育。行走在西藏乡间,最漂亮、最醒目的房屋往往是学校。双语幼儿园样式新颖,软硬件设施完备。过去根本没有条件上幼儿园的农牧区孩童,如今正在“童话世界”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许多小学配备了电教室、电脑室、图书馆,实行藏汉双语教学。学生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电教、电脑设备,随时随地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汲取知识。

持续推进的教育正为少数民族青年铺就更加宽广的发展之路。日喀则市康马县朗达村青年罗布占堆刚过30岁,拥有千万身家。谈起致富经,这位憨厚的小伙子首先感谢学校教会自己“说汉语”。如今的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与汉族客商从容交流、谈商论道。

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村民古如深有感触地说,以前门巴族男人的日常生活就是打猎、喝酒。而现在工种多了,有忙不完的活计,于是酗酒的人少了,荒废时间的人少了,勤劳致富的人多了。“不可能有比现在更好的政策了,我们都很知足。”他说。(完)

 



上一篇:首届藏博会经贸洽谈组前期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下一篇:崔玉英:从四个视角看西藏文明进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