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迟诚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好时节。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率先垂范,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9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
9年来,总书记在参加义务植树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义务植树的时代意义、发展理念、形势任务作出深刻阐释。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站在40年的历史节点,我们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
9年来,总书记在参加义务植树时,总不忘强调这几件事——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义务植树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植树既是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总书记阐明了义务植树的重要意义。
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就是要使祖国大好河山都健康,使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健康……总书记提出了义务植树的总体目标。
要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动手,鼓励和引导大家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为祖国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尽一份力量;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履行植树义务,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总书记要求义务植树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今年植树时,总书记说,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2017年植树时,总书记强调,“参加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
在总书记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义务植树,全国各地播绿植绿氛围日渐浓厚。全民义务植树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彰显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成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久、累计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生态行动。
“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总书记多次在植树时提出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
2013年,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
2017年,总书记强调,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让人民群众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国土绿化。
今年,总书记又一次强调,要加强组织发动,创新工作机制。
经过40年发展,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已由单一的植树造林拓展到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拓宽了公众的尽责渠道。
互联网时代,我国已在15个省份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推出“我为大熊猫种竹子”“我为古树名木送温暖”等一批网络参与项目,深受网民欢迎。“云端植树”“码上尽责”使义务植树尽责更加常态化、便捷化,有效提升了全社会的参与度。
全国各地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活动方式,调动了公众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北京市推行“春植、夏认、秋抚、冬防”四季尽责,福建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开展“春节回家种棵树”活动,湖北推行义务植树进社区、进校园,湖南娄底开展城市“联村建绿”活动等。
网上网下的创新实践,进一步凝聚起国土绿化的全民力量。
“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
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少先队员没有参加植树之外,总书记每年植树时都会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劳动,并鼓励孩子们要从小培养爱绿植绿护绿、爱护环境、珍惜自然的意识。
2016年,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10年后,20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17年,总书记强调,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大家都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
全民义务植树走过40年,不仅在大地植绿,也在心中播绿;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实践,也是精神文明的成果。
40年来,在各行各业、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现在的23.04%,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为建设美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40年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公众参与植树造林、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如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坝、甘肃八步沙六老汉等热爱并奉献绿化事业的先进集体、英雄人物,塑造了久久为功、百折不挠等林草时代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虽然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但我国生态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今春几次强沙尘天气再次警醒我们,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2013年植树时,总书记这样说。
“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仍然突出……”今年植树时,总书记再次强调。
“美丽中国不光是涂脂抹粉,真正是健康。”总书记用通俗的语言道出美丽中国的内涵。
如何让山川河流、美丽中国健康?2018年至2020年,总书记连续3年在植树时强调“因地制宜”,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提出具体要求。
2018年,总书记强调,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2019年,总书记要求,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2020年,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之以恒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2020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印发了《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方案》,对未来5年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安排部署。当前正在积极推进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将着力解决国土绿化“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的问题,为“十四五”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供基本遵循。重点是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调整优化造林任务结构;实行绿化任务直达到县、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治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各地也在积极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北京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更加注重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恢复生物多样性;湖南坚持全过程管理、系统化治理、大生态提质、多重点推进的科学绿化理念;三北工程区认真开展以水定绿专题研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因地制宜发展雨养林草植被。
“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今年总书记在义务植树时又一次提到了“碳达峰、碳中和”。他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前不久,总书记在森林覆盖率连续42年保持全国首位的福建考察时指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总书记心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之大者,也是一场硬仗、一场大考。
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增加林草碳汇,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也是我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内容。
这意味着,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推进国土绿化,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与世界携手共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和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的战略选择。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林草责任重大、使命艰巨。目前,国家林草局已经研究制定了《实现2030年森林蓄积量目标实施方案》,将努力增加林草资源总量,着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探索建立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林草新贡献。
春风阵阵,绿影婆娑。连续9年,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年复一年参加义务植树,种下一棵棵生态树、幸福树、发展树,带头践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