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杜鹃(网络资料图片)
20日,记者从西藏生物影像调查(TBIS)了解到,由TBIS联合北京出版集团精心打造的《山湖之灵:西藏冈仁波齐与玛旁雍措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获第五届中华印制大奖特殊非传统类铜奖。而在这之前,TBIS项目与“环喜马拉雅生态观测丛书”的另外两位成员《雅鲁藏布的眼睛:大峡谷生物多样性观察手册》 和《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曾先后斩获金犀牛最佳户外出版物奖、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新京报·书评周刊”2014年度致敬最美的书,环球风尚2014年度十大风尚榜样等多个奖项,涵盖出版、印刷、时尚、户外运动等多个领域。
8次考察调查到的生物多种多样
“TBIS的生物影像考察的内容到底有哪些呢?TBIS创始人罗浩告诉记者,TBIS的生物影像调查范围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北坡,而考察内容则包含了鸟类、兽类、两栖类、昆虫类、植物类等多种生物。
罗浩介绍,TBIS成立5年时间,先后进行了8次生物影像考察,而在本报的4月20日第九版中就已经报道了TBIS最近的一次考察成果。为向市民展示其考察成果,本报将刊出系列报道,展示西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物。今天的内容主要为阿里地区冈仁波齐以及玛旁雍措附近的生物影像调查。
“我们主要是通过影像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IBE)方法,对冈仁波齐及玛旁雍措旅游区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自然地理景观、人文景观进行调查和拍摄,获取本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本底信息和一批高质量的影像资料,为后继的科研、保护、宣传、生态旅游提供基础材料。”罗浩说道,而调查对象主要为鸟类、哺乳类、两栖 爬行类、昆虫、植物,附带拍摄了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
灰柳莺(网络资料图片)
阿里地区考察成果较为显著
阿里地区冈仁波齐及玛旁雍措旅游区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IBE)项目,于2013年8月下旬顺利完成了野外调查,本次调查直接记录到的鸟类影像58种、哺乳类11种、两栖爬行类2种、昆虫超过23种(其中已鉴定23种)、植物超过65种(其中已鉴定65种)。也就是说,总计记录了约159种生活在阿里地区 冈仁波齐及玛旁雍措旅游区的野生生物。
罗浩介绍,在这当中,有一些收获算是科学上的重要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鸟类方面,发现西藏自治区鸟类新记录2种: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灰柳莺Phylloscopus griseolus ,它们补充了西藏鸟类的研究记录;兽类方面,多次直接目击拍摄到珍稀猫科动物猞猁Lynx lynx,它们虽广泛分布于整个古北界,但是人们对其野外种群现状知之甚少,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野外观察到猞猁十分困难,本次发现证明阿里神山圣湖地区有充足的食物资源,维持着一个健康的猞猁种群;两爬方面,国内首次野外影像记录拉达克滑蜥Scincella ladacensis;昆虫方面,记录到了3种珍稀娟蝶:姹瞳绢蝶 Parnassius charltonius,联珠绢蝶 Parnassius hardwickii和依帕绢蝶 Parnassius epaphus。植物方面,记录到普兰地区特有植物普兰翠雀花Delphinium pulanense,生于海拔约5000米一带的山地多石砾山坡,其典型生境中,伴有垂头菊属、风毛菊属等类群,形态为典型高原花卉,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同时还记录到帕米尔眼子菜Potamogeton pamiricus,它们对于揭示该类群在高原地区的演化,以及澄清相关物种的分类学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
“IBE调查不同于传统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图有真相。所有的物种记录都基于影像的真实拍摄,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对应一个物种。这无疑增加了调查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调查的真实可信度,还带来一个重要优点——通过这些影像,可以为公众展示出一个: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神山圣湖。相信这些成果会对冈仁波齐及玛旁雍措的科研、保护、宣传、合理开发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罗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