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的生态读物 | 感受绿色文物的 人文内涵

  • 中国绿色时报
  • 2023/03/03

【字体

——读《中国古树: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


                                                                                          《中国古树: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

  甘武进

  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境内有棵野生茶树。它高26米,胸围3米,树龄27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它的发现,让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茶树起源之争尘埃落定,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就产在中国。要了解类似的野生茶树、将军柏、古槐树、胡杨王等背后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妨翻开《中国古树:绿色文物的传奇故事》这本书,感受年轮记录的悠久历史,追寻一段难忘的绿色记忆,揭示来自远古的生物密码。

  中国的古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物,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书中60棵古树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从全国100多种古树名木中选取,具有典型性、故事性、科普性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树名木,其地理范围覆盖全国多个地区,栽种朝代包括汉、唐、宋、元、明、清等。通过讲述它们联结古今、承载历史记忆、传承生态文明的故事,系统介绍了这些古树名木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保护现状和生态意义。

  一棵古树身上,可以包含多少历史信息,一株株参天大树的背后,有多少传奇故事。抚摸一棵古树,我们能感受年轮记录的悠久历史。柏树是四季常青植物,象征长寿、不朽。自古以来,中国人尊黄帝为祖先。陕西黄陵的“黄帝手植柏”,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5000多岁的它落下的种子还能自我繁衍生息,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黄帝手植柏”沐浴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同中华民族一般,经历了无数荣辱兴衰,依然能够生生不息。因为,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魂、民族根。

  阅读一棵古树,追寻一段难忘的绿色记忆。新疆的沙雅县,一棵屹立千年之久的“胡杨王”默默地生长在荒漠之中,用身躯阻挡着沙尘的侵袭。河北邢台树龄超过2500年的“板栗王”,所产的板栗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救急的食物。陕西汉中定军山下的武侯墓,有两棵树龄1700多年的桂花树并肩而立,被称为“护墓双桂”。红豆又称相思豆,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心形种子,四川雅安后盐村的那棵近2000年的红豆树,已化身为爱情、友情、亲情和乡愁的象征,焕发出勃勃生机。

  聆听一棵古树,接收来自远古的生物密码。浙江普陀山佛顶山上,有着全世界独此一棵的普陀鹅耳枥,它如同一个孤独的王者,屹立于山上见证四季,尽享佛缘。鉴于它的文化意义和植物学价值,人们致力挽救这一濒危物种,让它继续留存在地球上。浙江景宁树龄1500多年的古柳杉,被誉为“柳杉王”,来自中原的梅氏家族与其守望800多年。它们和人类一起,实现着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循环与更新。“柳杉王”与梅氏家族的故事,包含着万物有灵的信仰,更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甘肃天水太平寺的“千年双玉兰”已1200多岁了。春天,玉兰花开,人们在树下赏花,收集落下的辛夷做药,捡拾掉落的花瓣晾干冲茶;夏天,人们在玉兰树茂密的树荫下乘凉;秋天,人们收获玉兰的种子;冬季,人与树一起迎来新年。树下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是人与树之间的情意,却跨越时空,历久弥醇。位于香港大埔区的许愿树,树龄近200年。在香港人的眼中,它是一棵“神树”,是吉祥的化身,是心理的依托,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有愿望、有梦想,人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华夏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悠久的中华文明铸造了厚重的人文精神,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交融,形成了中华古树的特有风姿和丰厚内涵,展示了我国繁荣璀璨的生态文明。如今,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些巍然屹立千年之久的古树,感受生态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华夏文明这棵参天大树,也一定会傲然挺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上一篇:国家林草局多举措推动建议提案高质量办理 下一篇:国家林草局推荐案例入选全国“减证便民”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