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徐凤翔 Scientist 西藏高原的“森林偶像”

科学家故事

  • 徐凤翔:西藏高原的“森林女神”

      与西藏结缘三十多年,徐凤翔今年84岁。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她,只要说起当年的西藏岁月、谈起高原生态环保事业,她就会展现出一脸挡不住的笑意,然后眼睛一眨、头一歪、嘴一抿、手一指,那些闪闪发亮的西藏故事就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来……

      徐凤翔常常流露出一种年轻人特有的调皮和活力,她微笑着说:现在年轻人流行说月光族,我是年光族’——为了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些生态类型,我生活得很简单;但是我对新事物始终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

      徐凤翔1978年进藏,工作20多年,曾担任西藏农牧学院林学系教授、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她在西藏高原的原始森林深处搭建了一座科研用的小木屋,18年和山林小木屋为伴,开创了高原生态研究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黄宗英的一篇记载徐凤翔西藏经历的报告文学《小木屋》一经面世,就震撼并感动了亿万读者。自此,这位扎根西藏林海、拓荒高原生态研究的森林偶像的传奇经历终于为大众所熟知。

      徐凤翔说:青藏高原的生态、科研、教学是我终生的事业,环保是我终身为之呼吁的,西藏是我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

      她自称为梦想家,说一生怀揣着一个不醒的青藏高原之梦”……

      那年,她47岁。为了进行高原生态研究,她告别了俏丽江南,攀上雪原林海。进藏18载,她上至珠峰大本营,下临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吉隆、樟木、亚东等湿润山地垂直植被带,西达阿里荒漠,北抵羌塘无人区,东越横断三江。尽管三进墨脱,深夜遭遇狼群;尽管只身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昏迷在无人区,她依然执着她的高原之梦,野外考察行程达到13万余公里。

      那年,她64岁。她走下青藏高原,又走上了北京灵山,创建了一个集生态科研、环保教育、西藏窗口三位于一体的基地,继续进行西部高原生态对比考察,把自己的夕阳青春奉献给第二座小木屋,奉献给生态环保事业。

      披风沥雪,她重访西南边陲山林,探秘高黎贡、独龙江幽谷,再攀西藏峡谷险峰、纵深天山、大漠,披雪于黄河源头,寻绿于内蒙古沙区……她横跨欧亚大陆,足迹遍及非洲、南美洲。

      游历世界山川大河,比对各地的冰、水、草、林四大生态系统,徐凤翔依然深深沉醉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研究:

      近几年,我到了埃及、土耳其、欧洲十国,还到了南美洲的亚马逊,介乎于生态考察与生态观光。这么一路走下来,相比之下,我国的旅游资源、生态类型还是十分丰富的,青藏高原的生态资源更是有不可比拟的特点。山高——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山谷深、冰川类型丰富——藏东南有些冰川可长达百余公里,有的甚至堵塞江河谷地成为湖泊。位于波密县的米堆冰川,犹如白衣仙女的裙摆,飘逸延绵……”

      徐凤翔对青藏高原生态研究与环境保护倾注了毕生心血,她说:旧西藏,百姓饭也吃不饱,何谈环保?那是一种原始、麻木的状态。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徐凤翔到西藏进行生态科研考察,呼吁环保,遇到的困难也比今天多得多。

      她说:数十年间,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政府官员,对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都提高了,政策、资金、人才培养、宣传等工作都开展起来了,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一息尚存,不落征帆是徐凤翔的座右铭。如今,她依然希望能够通过宣讲、通过灵山上的生态基地,不断播撒环保的种子,让这些种子在沃土之下,茁壮成长。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徐凤翔专门给记者介绍了一幅挂在苏州沧浪亭上的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

      这个对联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她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爱,对青藏高原的情,这种情怀已经在徐凤翔的身上绵延了80载,而且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文/中国西藏网 田小一

人物简介

徐凤翔女,1931年生。西藏农牧学院森林生态学、高原生态学教授,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建人、第一任所长,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创建人,所长。西藏高原生态科研教育和环境保护的先驱。

工作剪影

在野外考察的徐凤翔


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


在北京灵山小木屋前


徒步考察西藏墨脱,在嘎隆拉山口海拔4200米处

研究著作

  • 走进高原深处
  • 中国西藏山川植被